
陆洁,中国早期电影事业家。少时因家境贫寒,未念完中学,于1910年即到上海当学徒,后又去新加坡谋生。他刻苦好学,自学英语。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陆洁
- 英文名称:Jie Lu
- 中文别名:陆涵章
- 类别:文化
- 类型:明星
- 标签:导演 编剧 制片人
- 时间:1894年-1967年
- 出生地:上海,嘉定
- 职业:导演 编剧 制片人
- 星座:双子座
- 地区:中国
- IMDB:nm3498482
- 人气:214
详细介绍
。1918年返回上海,供职于“青年会”,开始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1年12月,他和顾肯夫、张光宇合编了《影戏杂志》,是中国第一本电影杂志。陆洁分工负责翻译和编务,他为读者翻译和介绍了不少有关外国电影的知识,首创和统一了一批电影专门名词和术语,如“导演”、“明星”、“电影本事”等。后在由他编剧,顾肯夫、陈寿荫导演的影片《人心》的片头上,首次打上“导演”这个称谓。1923年9月,他开设了一个专为各电影厂办理广告业务的“商社”,并以“商社”的名义,编发了一本杂志《影戏半月刊》,共出刊20余期,这也是中国早期电影刊物之一。1924年2月,陆洁加入大中华影片公司,继《人心》后又写了电影剧本《战功》。次年,大中华与百合公司合并,改组成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由他编导或经他写字幕说明的影片有:《小厂主》、《殖边外史》、《柳暗花明》等。通过创作实践,为他在30年代开始成为一个出色的制片人,打下了基础。1931年初,出任联华影业公司二厂经理,经他的运筹策划,先后摄制了《共赴国难》、《小玩意》、《渔光曲》、《大路》等优秀影片。上海沦为“孤岛”时期,他统揽合众、春明、大成三家影片公司的行政管理、人事安排工作。1946年10月,文华影片公司成立,陆洁担任常务董事兼厂长。他在管理、计划调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精干、行之有效的措施,当时“文华”的基本演员及职工仅四十余人,却能保持均衡生产,每年摄制影片四部,足见他在制片、管理方面的才华。建国后,他历任联营厂摄影场主任、上海电影制片公司顾问、上海市电影局顾问,为建立人民电影在制片方面的规章制度,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他还把珍藏多年的电影资料,无私地奉献给国家。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及用户投稿,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