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鹤绂(1914年6月7日—1997年2月13日),字合夫,祖籍山东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出生于辽宁沈阳, 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1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鹤绂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发明了在质谱仪中测定轻同位素丰度比的时间积分法。在国际上首次公开估算铀235原子弹和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大小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提出了最早期的原子核壳模型并首次提出了核半径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流体的容变黏滞弹性理论并对经典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做了多项推广。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卢鹤绂
- 英文名称:Hoff Lu
- 类别:文化,科技
- 标签:教育科研工作者
- 时间:1914年6月7日-1997年2月13日
- 出生地:辽宁沈阳
-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
-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 地区:中国
- 人气:110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及用户投稿,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