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玉玕(1937年12月26日—2006年6月26日),浙江东阳人,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金玉玕
- 类别:文化
- 类型:明星
- 标签:教育科研工作者
- 时间:1937年12月26日-2006年6月26日
- 出生地:浙江省东阳市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浙江省东阳市
-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 地区:中国
- 人气:105
详细介绍
1937年12月26日,金玉玕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
1959年,金玉玕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专业。
1959年,金玉玕从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从事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
1987年,金玉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金玉玕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并连续两届担任室主任。
1993年,金玉玕首先提出了二叠纪大灭绝的两幕式模式和前乐平统事件。
1997年,金玉玕与合作者正式发表了新一代国际二叠纪年代地层系统,解决了长期争议的国际地层难题。
2000年,金玉玕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以多学科研究资料和充实的数据阐明生物在古、中生代界线附近的爆发性灭绝过程。
2001年,金玉玕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6月26日凌晨4时35分,金玉玕因病医治无效,在江苏南京逝世,享年69岁,遗体告别仪式于6月30日在南京举行,遗体安葬在雨花台功德园。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及用户投稿,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