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雅风(1919年3月21日-2011年2月13日),笔名厦峰、蒲良,江苏海门人。著名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人,中国冻土学和泥石流研究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现代冰川之父。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施雅风
- 类别:科技
- 类型:明星
- 标签:地理学家 冰川学家
- 时间:1919年3月21日-2011年2月13日
- 出生地: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
- 毕业院校:南通中学,浙江大学
- 职业:地理学家 冰川学家
- 地区:中国
- 人气:102
详细介绍
民国八年(1919年)3月21日,施雅风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新河镇西南(原树勋乡新海村)的一户农家。
民国十三年(1924年),入新河镇初小学习。
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麒麟镇北私立启秀高小就读。
民国二十年(1931年),高小毕业进入启秀初中。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考入省立南通中学。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于南通中学毕业,考入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深造。
民国三十年(1941年),拜著名地质学家叶良辅为导师,翌年完成毕业论文《遵义南部地形》,获教育部嘉奖。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在黄秉维教授指导下完成论文《华中水理概要》,9月到重庆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1945年-1949年,在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期间,相继发表了《川东鄂西区域发展史》《川西地理考察记》《三峡水库区经济调查报告》《三峡区鹞子砾岩成因探讨》《成都平原之土地利用》等论著。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施雅风随资源委员会去四川西部进行水利经济调查。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编在地下党的情报系统内,从事科技界革命活动,乃中国地学界为数不多的中共地下党员之一。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底,施雅风受命收集一批长江水流量、流速、航道的资料。直到20世纪80年代,施雅风才知道,这些资料为第二野战军渡江提供了重要的作战参考。
1949年,南京解放后,施雅风等人参与创办《地理知识》月刊(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1953年,调北京任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地貌区划研究。
1954年,兼任中科院生物地学部副学术秘书,在竺可桢领导下从事地学发展规划研究和组织工作。
1957年6月,施雅风和两位年轻同事前往甘肃,考察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西脉。他和蒙古族向导的考察队一行4人花费了两天时间,沿着一条卵石溪谷,攀登上海拔4500米的马厂雪山,这实际上是党河南山北坡的冰斗冰川。
1958年,到兰州,组织中国西部高山冰川考察,先后任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副队长、冰川冻土研究室主任、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副所长、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兰州分院副院长兼研究员。
1959年至1962年,施雅风克服了中国经济面临暂时困难带来的影响,决心安家兰州。同时,主持组织了天山山系的冰川考察研究。
1966年初夏,为完成成昆铁路定线的任务,他带领10多个同事到西昌地区调查泥石流可能对成昆铁路产生的危害和预防办法。
1974年,施雅风领导组织的对盘桓在喀喇昆仑西南侧、巴基斯坦境内的巴托拉冰川考察研究,为中巴公路的修建作出了重大贡献。
1978年,施雅风组织中国冰川学家开始了中国冰川目录的系统编制工作。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地学部副主任。
1984年后,改任冰川冻土研究所(现为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并聘为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河海大学名誉教授。
1988年,近七旬高龄的施雅风乘飞机环绕半个地球,经南美洲的智利飞抵南极大陆,到达中国长城科学站,回国后,他写出论文《南极洲:国际科学竞技场》。
2008年,在即将迎来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之际,在施雅风的努力下,促成了江苏浙江大学校友会的五四纪念活动。
2009年10月1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兰州施雅风家中探望。年过九旬的施雅风当面向温家宝提了两条建议,其中之一即是加强基层民主选举,希望中央领导加快中国政治改革的步伐。
2010年3月,耄耋之年的施雅风由于心衰加重,住进了医院。尽管他时常经受着心衰所带来的呕吐、便秘等一系列病痛折磨,但他仍坚持在病床上完成了《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的审稿,并撰写了《回顾泥石流科学研究的开创与科学普及》一文。
2011年2月13日18时35分,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不幸逝世,终年93岁。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及用户投稿,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