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荣爵(1916年9月4日—2010年4月6日),湖南邵阳人,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声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魏荣爵
- 类别:科技
- 类型:明星
- 标签:声学家
- 时间:1916年9月4日-2010年4月6日
- 出生地:湖南省邵阳市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湖南省邵阳市
- 毕业院校: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 职业:声学家
- 地区:中国
- 人气:100
详细介绍
1916年9月,魏荣爵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幼年随家迁往北京,小学毕业后就读上海。刚进入上海时,所有课本均为英文,他上课听不懂,于是用了3个月的时间进行苦读和钻研,第二学期他的英语成绩成为全班第一。
1933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物理系。
1937年,获得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物理系理学士学位。
1938年,任教于重庆南开中学。
1942年,任教于重庆金陵大学理学院。
1945年,以优异的数理、英语成绩考取出国留学,到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大学主攻核物理。
1947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50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哲学博士学位(Ph.D.),毕业后在该校任研究员。
1951年,响应周恩来总理向海外学者发出归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号召,谢绝了导师的多次挽留,携夫人陈其恭(原南京大学气象系教授)和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到南京大学担任教授,兼金陵大学教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52年,担任南京大学物理学系主任(至1984年)。
1954年,在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声学专业,建立了南京大学的消声实验室和混响实验室。
1957年,代表中国在民主德国德累斯顿国际建筑与房屋声学会议上作题为《汉语混响性质》的论文报告。
1962年,创建南京大学声学研究室,并担任主任。
1978年,担任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所长(至1992年)。
1979年,应聘为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随后他邀请美国教授I.Rudnick院士来访,讲授《低温声学》。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同年在美国声学学会第100届会议上被邀请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声学》的报告。
1985年,在香港作了关于《非线性孤子理论》的学术报告。
1993年,参加北京国际京剧票友电视大赛,并获得荣誉奖。
2010年4月6日10时47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及用户投稿,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