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逢甘(1925年2月11日—2010年11月8日),江苏省常州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庄逢甘
- 类别:科技
- 类型:明星
- 标签:空气动力学家
- 时间:1925年2月11日-2010年11月8日
- 出生地:江苏省常州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籍贯:江苏省常州
- 毕业院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 职业:空气动力学家
- 地区:中国
- 人气:100
详细介绍
1925年2月11日,庄逢甘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小业主家庭中,抗日战争期间考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经过数学老师赵型的指导,提高了他学习的兴趣与自觉性,曾几次在数学比赛中获奖。高中时期,他曾读过《本杰明·福兰克林自传》,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1942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后,庄逢甘赴重庆进入交通大学读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随学校迁回上海。
1946年,从交通大学航空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1947年,赴美留学,在途经日本时,遭日本政府阻挠,不允许登岸。他身为战胜国的国民对此无理之举甚感愤懑。这一经历加重了他为提高中国地位而努力的责任感。在美国期间就读于加州理工学院,在流体力学教授李普曼(H.W.Liepmann)指导下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
1948年6月,从加州理工学院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50年6月,从加州理工学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湍流统计理论》;5月,受聘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学者,当时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正在该校古根海姆(Guggenheim)喷气推进中心任主任,庄逢甘与其他中国留学生经常受到钱学森在学业方面的指导。
1950年秋,克服了重重障碍之后,回到上海。回国之后,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担任教学与科研工作。
1956年,调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筹建空气动力所和风洞建设工程。
1964年,国防科委成立以钱学森为组长、庄逢甘等为副组长的空气动力学专业组,对全国空气动力学试验基地的设备建设做了全面规划。
1965年,建成了从低速风洞到高超声速风洞试验设备。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和第一、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国防科工委基地副司令,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5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2010年11月8日2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及用户投稿,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